當我們走進電影院或高鐵站內,看到角落里無人問津的共享按摩椅時,很難想象它曾經也是資本競相追逐的目標。 長期以來,按摩椅因挪動不便且造價頗高,被中國普通家庭拒之門外。可一旦加持了共享概念,便猶如在行業里“丟下一顆炸彈”——使用者可以在公眾場所、以單次較低的價格享受按摩服務。 如果單純地從服務角度來看,共享按摩椅顯然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一次按摩服務的“消費升級”。 湊巧的是,共享按摩椅還趕上了行業暖春。全球按摩器具市場從2016年開始回溫,2018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近140億美元,與之同步上漲的是投資者對共享按摩椅行業的“熱情”——2017年,共享按摩椅融資2.4億元;2018年,賽道融資2.6億元。 然而到了2019年,共享按摩椅行業卻突然啞火——不僅行業內再無大額融資,共享按摩椅概念也不再被投資人津津樂道。 潛力賽道一朝遇冷,是按摩椅出了問題,還是應由“共享”概念來背鍋?共享按摩椅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? 1、風口上的按摩椅 如果回顧共享按摩椅發展始末不難發現,早前該領域獲得資本青睞,并非完全依賴于“共享”東風。中國消費者對按摩的剛性需求,加速了共享按摩椅崛起。 一方面是中國消費者對健康型消費的需求上漲。 伴隨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、都市生活節奏加快,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會直接影響居民健康。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,中國亞健康人群已超過75%,且在各年齡段的分布較為均勻。 如今,居民的健康需求已由傳統、單一的醫療治療型向疾病預防型、保健型和健康促進型轉變。 另一方面則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持續加速,這一群體普遍具有中高消費能力,且他們是按摩椅的主要消費群體。 相比按摩剛需,中國市場按摩椅的滲透率卻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。華創證券研究報告顯示,經測算,當前我國大陸按摩器具市場滲透率僅為1.13%,明顯低于日韓等市場。 因此,自“共享按摩椅”出現在各處公共場所后,無論是對居民使用按摩類保健產品習慣的培養,還是對按摩椅行業發展的促進,共享按摩椅的確解決了當下按摩行業的發展痛點。 那么共享按摩椅的經營狀況究竟如何? 「創業最前線」走訪發現,目前按摩椅普遍為用戶提供三種服務:5分鐘短時體驗、20分鐘全身按摩、以及30分鐘以上的全面消除疲勞感套餐。 在提供服務之余,共享按摩椅通常以三種方式向用戶收費——按照服務項目和次數收費、將機器租給公共場所而后收取租金、以及為廣告商提供顯示屏廣告位進行推廣。 而在鋪設點位時,共享按摩椅運營商會采取直營和聯營兩種運營模式。 直營模式是品牌方向物業交租金換取點位投放,品牌方拿取全部收入。聯營則是品牌方與企業共同負擔成本,按照一定比例分成,例如物業負擔全部成本,品牌方提供運營服務且抽取一定的收入,或者物業僅提供場地,按照合同約定比例抽取一定的按摩椅收益。 曾有業內人士樂觀估計過共享按摩椅的盈利前景:根據不同的場景,一臺共享按摩椅一個月營收能達到六百到一千元。其中優質場景有可能三到五個月就可以收回成本。 得出這樣的結論還為時尚早。一位不愿具名的共享按摩椅代理商告訴「創業最前線」,到2019年初,他代理的50臺共享按摩椅月收益共計1萬元。如果平攤下來,部分設備收入顯然無法覆蓋租金成本。 共享按摩椅品牌“摩摩噠”總經理吳小剛也曾表示,共享按摩椅經歷了大規模擴張,也碰到許多經營困難。未來企業的業務和結構都亟需調整,以適應全方位的提效戰略。 然而,共享按摩椅行業面臨的挑戰還不止如此。 2、不能承受之重 「創業最前線」整理發現,目前市面上知名共享按摩椅運營商包括樂摩吧、摩摩噠、爽客和碼客街等主要品牌。 事實上在現階段,共享按摩椅行業集中度不高,還未真正出現具備行業整合能力的小巨頭企業。 企業亂戰之外,一些行業困境也逐步顯現——例如不少玩家都被后期高昂的維護成本拖住腳步。 仍以品牌代理商為例,他們除了負擔加盟費外,還要承擔指數級增長的維護費用。 一位按摩領域從業者曾計算過共享按摩椅的維護成本:如果投放地沒有巡查維護,通常短短幾個月內按摩椅就會出現較大程度磨損,例如皮革脫落、飲品零食撒入導致元器件損害等。 據了解,一張人造革成本已接近500元,開關和電子元器件為則100-300元。如果有更嚴重的損壞,返廠后還需支付技師的維修費,再加上員工租金和場地入駐費,即便按照一天一臺設備入賬100元計算,收入也根本無法覆蓋后期成本。 對互聯網企業來說,降低邊際成本或許是尋求盈利的重要手段。但對共享按摩椅來說,規模化效應能夠削減成本的情況并不存在。 隨著按摩椅使用時間增長,器具元件的損壞程度不斷加深,大規模在線下鋪設點位,只能進一步擴大虧損規模。 「創業最前線」還發現,不少共享按摩椅往往淪為置物架,無法物盡其用,更無法吸引用戶進行消費。 尤其在商場內,不少顧客將共享按摩椅當作休息場所,卻并不消費;還有孩童在按摩椅上蹦跳,長此以往將對器具造成損害。 此外,共享按摩椅還被爆出存在安全隱患。據媒體報道,早在2018年,曾有女子在使用共享按摩椅時頭發被卷入設備縫隙中險遭不測。 毫無疑問的是,這些負面信息再次給共享按摩椅行業蒙上一層陰霾。 3、“共享”迎來終局? 曾有業內人士認為,在共享經濟賽道中,共享按摩椅是一個被低估的品類,按摩不僅是消費升級,在等待場景中也是一項剛需。 然而,從共享經濟集體退潮來看,共享按摩椅的魅力已經消退大半。 2016年被業內人士稱為“共享經濟元年”,自ofo、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進入市場開始,在不到2年時間里,就有數千個共享項目涌現,共享經濟迎來大爆發。 從出行方面的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、到日常生活方面的共享充電寶、共享雨傘和共享按摩椅等一應俱全。在2017年上半年,這條共享賽道上還是人頭攢動,這也因此吸引了資本入局。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,當年吸金總額達104.33億元。 然而2017下半年,共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。以共享單車為首,共享汽車、共享籃球、共享雨傘等項目均迎來倒閉潮。 共享按摩椅也不例外。2018年,該領域也經歷了集中鋪設量過大、租金漲價、影院人流量下降、小廠商倒閉等問題,共享按摩椅行業進入整頓期,關于盈利模式的探討仍無定論。 時移勢易,創業者們曾經也對共享經濟充滿期待。2016年,當創業者被問及“共享經濟真的能賺到錢嗎?”受訪者可能會笑著說:“還真是。” 當2018年底再被問及相關問題時,創業者則會說,“共享經濟太難做了”——在公司運營困難時,他果斷關閉公司,給員工結清工資、將押金全部退還給用戶。 的確,在資本助推之下,共享經濟曾呈現出一片虛假繁榮景象。但資本最是“喜新厭舊”,當浪潮退卻,“共享”淪為資本棄子,共享按摩椅也不會例外。 |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,旨在傳播知識,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僅供學習與參考,請勿用于商業用途,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,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。謝謝!
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、創業、互聯網等領域,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,幫助站長轉型升級,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,與站長一起進步!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!
掃一掃,關注站長網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