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《中國企業家》記者 劉哲銘 編輯 | 徐曇 圖片來源 | 被訪者 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,波及了整個商業領域,一些重度依賴線下的領域,如餐飲、影院、商場、酒店等幾乎陷入停擺的困境。 危機的另一面永遠存在著機遇,只是它掩藏在焦灼和慌亂之下,很難被發現。就像17年前的阿里巴巴,如果不是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推到生死邊緣,不會找到一個互聯網的入口。 從2003年“非典”至今,中國互聯網經濟17年的高速發展,改變了中國人衣食住行的消費模式,面對2020年初的這場疫情,人們在生活、娛樂和工作上都比2003年擁有更多的主動權。 如果從2003年、2020年,中國遭遇的兩次疫情來觀察,可以看到在17年的時間維度下,互聯網經濟在中國的發展、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高度發達,以及互聯網對社會化力量的整合,對疫情起到了一個緩沖墊的作用。 更重要的啟示是,超前的技術和商業變革,永遠可以讓企業在突如其來的“黑天鵝”面前掌握主動。 新機遇:從to C走向to B 回望2003年,一場突如其來的“非典”,把阿里巴巴推到了生死邊緣。同年5月6日,一名參加廣交會的同事被確診為浙江省的第四例非典病例。當天下午4點半,馬云站在公司的桌子上,向全體員工宣布了隔離通知,要求所有人在兩個小時之內撤出辦公室,在家辦公。 “當時的阿里巴巴代表的基本上是一個to B的電商,to C的電商還沒有發展起來。那時候展會都停止了,跟現在一樣,見面交流洽談生意的機會也沒有了,所以當時阿里巴巴受到很大的影響�!卑⒗锇桶颓癈EO衛哲還記得當時大部分同事回家時還沒有電腦,甚至沒辦法寬帶上網。 彼時,年輕的阿里才剛剛達到收支平衡,一旦總部所有人被隔離,高速發展的阿里可能面臨驟停的境地。但疫情讓市場發生著悄悄的變化。阿里并沒有停擺,相反,特殊時期,見面交易直接被切斷,不出門的人們開始嘗試在網上購物,阿里巴巴網站流量暴漲了7倍。 衛哲對《中國企業家》說:“回過頭來,‘非典’反而加速了電子商務在B端的普及,并且看到了一些to C的苗頭,后面才是危中有機,孕育出了阿里巴巴今天最大的一塊業務板塊:淘寶。” 17年后,2019年12月末,新冠肺炎疫情讓武漢陷入困境,2020年的春節成了最緊張和揪心的一個春節,和當年的“非典”相似,眾多行業一夜受困,酒店、餐飲、商場門可羅雀。 現在是嘉御基金創始人兼董事長的衛哲這次同樣看到了“危中有機”: “消費端的電商已經從商品走向了服務,比如說過去幾周來,最明顯的服務是在線教育,和帶有一定O2O性質的生鮮服務。這個to C的方向更加顯現出來。我們也看到了產業互聯網的很多苗頭,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互聯網2.0的苗頭。” 生鮮電商的數據表現的確亮眼。一位盒馬內部人士曾對《中國企業家》表示,疫情期間盒馬的線上單量猛增,一度造成運力不足,隨著線上單量的增多,線下揀貨的壓力也在增大。從除夕(1月24日)至初九(2月2日),京東平臺上的生鮮銷售也同比增長215%,全國賣出了近15000噸生鮮產品。
![]() “17年前,整個電商行業普及了to B的電子商務生意,看到了to C的苗頭。但這次,2020年已經是to C得到了普及的時代,或者說to C的作用更加顯現出來時,我們又重新看到了很多產業互聯網(即to B)的苗頭�!毙l哲認為,這樣的背景下,除了生鮮電商板塊會加強滲透外,一個更大領域是在企業端的電商,即企業服務。 沖擊與影響:從商家到平臺 一名電商分析師同樣認為B端服務在此次疫情的刺激下會更受關注,但新機遇的驗證需要較長的時間,目前電商平臺和商戶受到的沖擊是面臨的更現實的問題。 “現在不是2003年了,”從業十余年、微博上擁有20多萬粉絲的鞋廠電商老板杜曉風@風中的廠長對《中國企業家》表示,“當時電商尚處于萌芽時期,‘非典’疫情讓出門的人變少,對電商有一定的促進作用,但現在電商發展成熟了,產業鏈上各個行業環環相扣,因此這次疫情對電商的沖擊很大。” 杜曉風的企業位于浙江杭州,這里是中國電商的大本營,供應鏈上下游一應俱全,農歷大年初十(2月3日),本應到了返工時間,杜曉風問了一圈周圍的生產工廠,發現他們基本上都未開工。2020年的招工形勢會比往年更加嚴峻,復工時間也都不確定。2月10日以后,才有少量以杭州本地人為主的工廠開工,溫州的工廠普遍要3月份以后才能開工了。 杜曉風曾算過一筆賬,自己的工廠光是停工一天,加上外貿的損失,具體日虧肯定超過了1.5萬元。2019年正月初十的時候,杜曉風公司的營業額已經十幾萬了,2020年同期卻不到兩萬。 工人返不了廠,工廠開不了工,商家沒有了貨,物流又發不出貨,環環沖擊,電商平臺不可能獨善其身。 “很多中小商家受影響,等于是供應端受到影響,盡管消費需求整體在往線上轉移,但在供應端的物流、生產和原材料都跟不上,我們就受影響,平臺業務依舊難跑起來�!蹦畴娚唐脚_的內部人士對《中國企業家》記者直言。 衛哲將電商分為了平臺型和自營型:“因為現在一頭是消費端,一頭是供應鏈端,兩邊都受到疫情的影響。平臺型的電商對供應鏈端的把控力是偏弱的,包括拼多多等在內,但它消費端的需求應該不會受影響,甚至可能會更旺盛。包括生鮮類電商,做得好與不好其實拼的是后端供應鏈的能力,后端沒有貨源,前端消費需求就算再旺盛也解決不了,所以現在比的可能是各家公司的供應鏈把控問題。這樣,帶有一定自營性質的平臺,比如天貓超市和京東,除了把控貨源以外,在物流方面還有一定的控制能力,這種平臺會在這次疫情當中體現出更強的競爭力�!� “平臺其實受影響沒那么大,平臺上的商家受影響更大,因為商家的庫存賣不掉�!崩畛蓶|認為應該更關注平臺上商家受到的影響,“后期能否彌合這段時間所受的影響。” 目前,具體到電商行業,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很難做出量化判斷。這個行業產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都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經濟“威脅”。而阿里等平臺已經形成了更完善的生態模式,生態鏈上任何一環受到沖擊,同樣能一環一環傳導到平臺,影響到整個主體。 生態共榮:大平臺賦能小商家 牽一發而動全身,電商平臺們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。 2月10日,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發布《阿里巴巴告商家書》,推出六大方面20項特殊措施,扶助中小企業發展。其中,阿里巴巴將免去所有天貓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臺服務年費。菜鳥對2020年3月31日前新入倉商家減免2個月倉租。全國口碑商戶免除商品傭金至2020年2月29日,武漢口碑商戶免除商品傭金至2020年3月31日。更早些時候,2月3日,蘑菇街推出了數項優惠舉措,以期用直播的方式,幫助商家提振銷售。拼多多則提出對于在疫情期間堅持承擔物流補貼成本、維持運營和發貨服務消費者的商家給予補貼。 一名服裝商家認為,此次疫情也改變了很多商家的經營理念,會更加重視線上有運營或物流優勢的渠道。電商行業從業者彭宇(化名)評價說,這次疫情下,電商整體真的表現不錯,特別是阿里。當大眾都被隔離,物流成為最關鍵的力量,不止是個人,整個疫區相關物資的運輸都需要物流。自建物流把整個銷售鏈條都串聯起來了,所以平時不覺得物流的重要性,一遇到這種特殊情況,作用就愈發凸顯了。 17年間,互聯網不斷進步迭代,把電商推向了一個更大卻還不夠穩定的世界。如果說,2003年“非典”期間阿里要全力保證網站不宕機,今日,阿里操作的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商業經濟體,不僅要抗風險,還要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。 所幸的是,馬云很早就提出阿里生態圈的概念。為了促使企業在邊際效應極低的互聯網進一步發展,防范競爭對手,培育新的盈利點,阿里建立起來了一個循環商業競爭體系。 疫情期間,在手機上輕輕一點,用戶就能在線上購買,線下收貨。這背后,調動的不僅是盒馬或淘寶裝在用戶手機里的APP,支付寶、菜鳥等多個業務線均參與其中:供應鏈解決了商品采購問題,菜鳥解決了物流及成本,電商和零售生態則能將商品輸送到需要的用戶手中。貨源、資金、運輸、交付等整個產業鏈,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下如同齒輪般運作。 據《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》及《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》藍皮書的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31.3萬億元,占GDP比重達34.8%,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。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電商行業中的一些超級平臺們在2020年疫情來臨之際注定表現不凡。 |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,旨在傳播知識,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僅供學習與參考,請勿用于商業用途,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,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。謝謝!
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、創業、互聯網等領域,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,幫助站長轉型升級,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,與站長一起進步!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!
掃一掃,關注站長網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