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有數據顯示,年中國生鮮線上消費占生鮮總消費的比例有望增長到15%,年中國生鮮市場達到萬億規模,是仍有較大開發潛力的市場。一些“先烈”們已經嘗試過了“死亡”的各種方式,但仍有后來者源源不斷進入,疫情平穩期的投資者們依舊謹慎,生鮮電商賽道上一茬接一茬的融資依舊密集。這一輪融資數額都不小,每日優鮮融資4.95億美元,創線上生鮮超市有史以來最高額融資記錄;興盛優選融資8億美元,是社區團購公司最高額;誼品生鮮融資25億元人民幣,同城生活先融資2億美元,又與鄰鄰壹合并再融資數千萬美元;十薈團今年已經融資三輪。 “6月份之前,資本還會觀望一下,接下來這個行業融資消息會越來越多。”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高級專家莊帥對此預測。這與2019年生鮮電商倒閉潮是截然相反的局面。當時不到一周時間內,呆蘿卜、吉及鮮、我廚、易果生鮮都因融資失敗,傳出關倉、裁員、倒閉、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的消息,外界對于生鮮電商商業模式質疑聲云集,資本遇冷。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稱,其各項數據在疫情期間飛速增長,不僅是用戶,還有客單價,購買頻率。直接影響是,每日優鮮連續6個月的經營性利潤率為正,困擾生鮮電商行業多年的盈利難題,即將解決。最為難得的是,疫情改變了人們買菜的生活習慣。以前點外賣的年輕人,逛線下市場的中老年人,現在,都習慣線上買菜了。 2015年誕生的生鮮電商,新貴無數,倒閉者更數不清。直到2020年,生鮮電商第一次真正做到全民普及,成為公司做大做強的好機會,成為投資機構在寒冬中看到的好標的,也成為大平臺借助自有能力收割的好市場。 供應鏈核心能力成競爭壁壘 4月底,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發出內部信,并表示線上生鮮超市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結束,“從上半場的拼模式,到下半場的拼內功”。每日優鮮是2015年就誕生的生鮮電商公司,主打前置倉式線上生鮮超市。7月底,獲得4.95億美元融資,是該模式有史以來融資金額最高的一家。 生鮮電商的運營模式可以分為三種:前置倉、倉店一體、社區團購。每日優鮮是前置倉的頭部企業,在全國有1000多個前置倉。生鮮賽道上,除每日優鮮外,還有叮咚買菜,以及最近開始發力的美團買菜。 每日優鮮獲得高額融資,與疫情間的良好表現有關。5年供應鏈積累下,每日優鮮在疫情期間保證了商品供給,也因此獲得認可。王珺透露,2月到3月份,每日優鮮平均客單價從疫情前的85—90元提到了120元,峰值甚至達到150元。在用戶增量上,過去的60后、70后開始在線上買菜了;過去叫外賣的用戶開始做飯。其中,快手美食占比快速攀升,一個麻辣香鍋面在疫情暴發后銷量漲了90多倍。 到了8月份,疫情仍在反復,大連、新疆等地不斷傳出疫情消息,仍有大量用戶不愿在外就餐,對生鮮電商的影響是,保證了線上買菜的留存率。“疫情將生鮮電商行業的滲透率提升到2年后。”徐正這樣判斷。 生鮮電商并不好做。即使是線下生鮮商超龍頭,永輝超市推出的永輝買菜,也于去年已經關閉。除2019年下半年倒閉潮外,2017年—2018年,每年都有數十家公司倒閉。與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、京東的模式相比,生鮮電商是一塊難啃的骨頭。高損耗、低毛利帶來的盈利難問題,卡住無數創業公司的脖子,讓其在規模化發展路上或悄無聲息,或在萬眾矚目中倒下。 這是一個大規模、長價值鏈卻低毛利率的生意,能做到盈利是每日優鮮5年積累的成果。“如果想要構建一個500人以上的產業團隊,至少要3—5年才有產能。”現在,每日優鮮技術團超過500人。技術團隊的作用是,讓易損品做到高周轉又不缺貨。他們通過數據模型把生鮮商品算法化,每日優鮮1000多個前置倉,每一個倉里,每一個單品每天的補貨計劃,都是智能系統完成,最終,讓生鮮零售這個本地化的生意,實現了全國性快速復制的可能性。 中金資本總裁肖楓表示,看好其基于數字化連鎖和重倉供應鏈的核心能力,這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壁壘。 “疫情過程中的供給側挑戰,會讓多年構建了商品供應鏈和分布式連鎖管理能力的玩家吃到紅利。”徐正判斷,行業格局正在從百億級別短跑的小組賽,到千億級別長跑的淘汰賽。市場的份額一定會更向頭部集中,只會存在一批龍頭玩家,長期寡頭競爭。 社區團購新貴激烈廝殺 前置倉融資賽道,每日優鮮一枝獨秀。另一個賽道社區團購,短短2個月,就已經有誼品生鮮、興盛優選、十薈團、同程生活4個大額融資案例。8月5日,社區團購公司誼品生鮮完成C輪25億人民幣融資;8月3日,同程生活與鄰鄰壹合并,獲得新一輪數千萬美元融資,此前6月,同程生活剛獲得2億美元融資;7月,興盛優選完成8億美元融資;十薈團則在半年內獲得3輪共計2.4億美元融資。 與市場格局相對穩定的前置倉領域相比,社區團購公司們仍在激烈廝殺中。 “2019年年初的時候,社區團購幾乎已經成了一個新風口。”2018年就開始關注社區團購的零售威觀察創始人王子威表示,他見證了社區團購公司潮水般涌入,又成群結隊倒下的盛況。 社區團購,顧名思義,在社區內組織團購,一般由團長通過微信群結合小程序組織采買,用戶預訂后,到社區固定地點自取。商品價格低于傳統生鮮電商或線下商超。由于生鮮產品是典型的高頻、剛需、海量的產品,因此成為社區團購公司首選商品。有機構統計,社區團購組團的商品中,8成以上都是生鮮商品。 “一開始,大部分社區團購企業組織小區里的寶媽成為團長,用戶都是鄰居,大家也愿意加入。”王子威表示,社區團購初期,公司爭奪激烈的就是團長。現在,團長大多由社區便利店店主擔任。 社區團購公司目前主要在非一線城市發力,興盛優選興起于長沙,十薈團崛起于南京、天津,從百度地圖搜索興盛優選、十薈團等線下店,展示的圖片,多是線下便利店改造的店鋪。 十薈團聯合創始人、董事長及CEO陳郢認為,社區團購能在營銷端和物流端降低10倍以上的成本。“引入社交關系,極大降低用戶拉新和留存成本,將1—300的獲客成本降低到一兩塊錢甚至免費;將最后一公里物流眾包給團長,極大降低履約成本,生鮮電商每單的倉配履約成本在15—25元,通過團長可以降低到每單1—2元。” 此輪社區團購興起,也與疫情關系密切。疫情期間,大多數小區封閉式管理,為了便利居民買菜,社區團購成為剛需。此次獲得融資的幾家公司仍在激烈搶占市場。“社區團購在拉新成本、配送成本上存在優勢,但也面臨一些問題,一個是團長管理,一個是用戶的留存,因此,除了供應鏈之外,未來機制設計、運營能力強的公司,更有可能勝出。”青桐資本董事總經理劉亞榮對此表示。 不確定性帶來危機 今年,無論是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,還是以誼品生鮮為代表的社區團購模式,都將面臨美團帶來的不確定性。目前,美團買菜的供應鏈體系由買菜事業部搭建,已建立起全國統采+區域統采+本地采購的采購體系與網絡。 美團的入局,對于生鮮電商創業公司,或將是一個巨大挑戰。“與阿里的盒馬,京東的到家不一樣,美團會是一個可怕的對手。”莊帥分析說,與創業公司相比,美團的公司管理水平經過考驗,大數據算法系統更完善,還有外賣自帶的配送團隊。更重要的是,美團有動力且非常需要做這件事。 今年疫情,美團最大的兩項業務外賣、酒旅遭遇斷崖式下滑,公司業績從盈利轉為虧損,生鮮業務快速增長的當下,它需要發盡全力去做生鮮品類。疫情期間,美團買菜業務量大增。以北京為例,美團買菜日銷售量最高達到疫期前的2—3倍。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表示,疫情期間,美團餐飲訂單和生鮮的訂單占比產生結構性變化,生鮮訂單占比提升,也帶來客單價的直接提升。 “生鮮電商是一個集合生鮮供應鏈、流量獲取、物流和履約,精細化運營及損耗控制的生意,即使是巨頭切入,也很難能夠一招制敵。”劉亞榮說。互聯網公司進入生鮮電商行業,更多的是看重線下的流量入口,希望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。但是實際上,規模化背后所負擔的總部成本,包括人力、租金、供應鏈等,并沒有被單店的利潤覆蓋。發展到現在,各家的盈利壓力仍比較大。 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一份數據顯示,2020年中國生鮮線上消費占生鮮總消費的比例有望增長到15%。有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達到5.3萬億規模,是一個讓人“眼熱”且仍有很大開發潛力的市場。“先烈”們已經嘗試過了死亡的各種方式,仍有后來者源源不斷進入。 莊帥認為,當下整個生鮮電商行業還遠遠未到賽點,仍在混戰中。真正的下半場,至少應該有幾家上市公司。現在,除了為生鮮電商提供配送服務的達達今年上市外,生鮮電商還沒有其他上市公司。“不斷有新融資,不斷有倒閉,仍是這個行業不變的特色。”(中國食品報) |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,旨在傳播知識,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僅供學習與參考,請勿用于商業用途,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,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。謝謝!
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、創業、互聯網等領域,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,幫助站長轉型升級,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,與站長一起進步!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!
掃一掃,關注站長網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