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被市場稱之為女裝之王、“中國版ZARA”、在香港、上海兩地上市的拉夏貝爾,近日可以說是風波不斷:大規模的關店,持續虧損,庫存高等。 截至6月30日,拉夏貝爾境內零售網點的數量為6799個,半年銳減2470個,縮水27%,平均每天就有13家店鋪關閉。創始人邢加興曾在采訪中表示,面對業績虧損和債務危機,拉夏貝爾也將選擇出售不動產來渡過難關,目前在辦公大樓下可以看到已經貼出了對外招租的海報。 在2017年9月,拉夏貝爾上市,當年它的營收曾經達到104.46億元,位列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。然而兩年后的今天,拉夏貝爾的凈利潤已經顯示為半年虧損5.65億元。 在服裝行業中,庫存是企業最難承受的壓力。對拉夏貝爾而言,快速增加的門店數量不僅未帶來業績的突破,還導致成本高企、存貨攀升,將公司拖入虧損的泥潭。2014年到2019年上半年,拉夏貝爾的存貨由13.27億元攀升至21.59億元,存貨周轉天數也居高不下,增加了現金流壓力。 曾經的女裝之王為何崩塌? 在各大零售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應對互聯網沖擊的時候,拉夏貝爾卻在其掌門人“店越多越好管”的邏輯下瘋狂奔跑,以每年上千個的規模瘋狂擴張,數據顯示,2014年公司門店數量為6887個,2015年同比增長15%達7893個,2016年達8907個,同比增幅為13%,而上市所融資金依然被用于開更多的店。 與此同時從業績報告來看,拉夏貝爾主要經營女裝,但卻在總部園區等基建項目上投入重金。2018年6月份,拉夏貝爾全資子公司上海微樂向銀行申請最高不超過4.36億元的貸款,抵押標的正是位于上海市吳涇鎮的總部園區。當年公司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,虧損金額為1.99億元。到了2019年,吳涇總部基地項目的賬面價值達到5.58億元,上半年公司凈利潤虧損擴大到5.65億元。 為挽回頹勢,拉夏貝爾開啟收縮策略:一邊瘦身,關閉低效、虧損的門店;一邊甩賣,淘汰表現不佳的子品牌。但是在巨大的虧損面前,拉夏貝爾的自我救贖之路才算剛剛開始。 |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,旨在傳播知識,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僅供學習與參考,請勿用于商業用途,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,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。謝謝!
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、創業、互聯網等領域,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,幫助站長轉型升級,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,與站長一起進步!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!
掃一掃,關注站長網微信